企業:濟南博佳特物聯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400-6863199
郵箱:bojiat@163.com
傳真:0531-88908387
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港興三路北段中關村領創空間19樓
網址 : www.lybaicha.com
提起物聯網,首先想到的就是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車、可穿戴設備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類物聯網應用。但真正從本質上改變人類生活的并不是這種2C業務,而是工業物聯網。
工業物聯網將具有感知、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、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,以及移動通信、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,從而提高制造效率、改善產品質量,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,優化運營,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。
當前,工業物聯網正在全球蓬勃發展。西門子、通用電氣等傳統工業巨頭和亞馬遜、微軟等新興互聯網大公司,都在這一領域積極布局。
工業物聯網前景光明
根據預測,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.9萬億美元。麥肯錫預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平均將達7.4萬億美元。同時,麥肯錫進一步將物聯網應用場景分為工廠、城市、醫療保健、外部環境、工地、車輛、家庭、人類生產力、辦公室九類,其中工廠的市場規模將達2.45萬億美元。
工業物聯網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加突出,目前的中國市場,超過70%的中小企業還處于半自動化生產狀態,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,隨著“中國制造2025戰略”的推出以及對工業能耗降低和效率提升的需求越來越旺盛, 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將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。數據顯示,2014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了6320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2.6%,2015年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9.3%。預計到2020年,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達2萬億元。
工業物聯網讓工業生產更智能
通過工業物聯網技術和平臺,企業可以對重要設備(如機器儀表、機床等)進行預測性維護,減少設備發生故障的可能性,大大降低停工期的成本;還能夠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企業原料采購、庫存、銷售:原料供應鏈管理體系可以應用傳感網絡技術,提高供應鏈效率,降低成本。
2、生產過程工藝優化:利用物聯網相關技術,實現生產線過程檢測、實時參數采集、生產設備監控、材料消耗監測,從而提高產品質量,優化生產流程。
3、產品設備監控:將傳感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,實現對產品設備的使用情況的記錄,并且遠程診斷故障設備。
4、環保監測: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污染源,在企業排污口安裝無線傳感設備,實時監控排污情況,并且可以遠程關閉排污口,防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。
5、工業安全生產管理:將物聯網傳感器嵌入礦山設備、油氣管道、礦工設備中,工作人員進入相應場所工作時可以實時監控工作人員的安全狀態,實時感知,如有突發意外,可以第一時間解救。
借助工業物聯網技術或平臺,企業可以將車間的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測等要素進行實時地連接和監控,并借助機器學習技術,對連接后的數據進行理解和學習,實現異常預警和故障預測,并在瓶頸約束理論(TOC)或精益生產“一個流”理論的指導下推動整個車間綜合運營效率(OEE)的提升,進而推動上游產品開發、供應鏈計劃和組織、生產排程、組織績效和人員技能、ERP/PLM/MES系統等全方位的優化和提升,通過監測、控制、優化、自動、智能的發展軌跡,最終實現少人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工廠。
選擇程度的硬件設備 讓互聯網事半功倍
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海軍、空軍遇到了就敵我目標識別的難題,為此開發出了”敵我識別系統”,RFID技術便由此誕生。如今,隨著物聯網的發展,作為重要一員的RFID被廣泛應用到物流、零售、醫療、交通等眾多領域。
據統計,在物聯網中有78%的物品是無法實現自我識別的非智化物品,運用RFID技術將智能與非智能的物品進行連接,這樣才能創造物聯網行業最大的價值。物聯網離不開物體識別,而大數據需要高質量的數據源,可以說沒有RFID技術的物聯網是不完整的。
工業物聯網在物流和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
交通運輸是物聯網(IoT)支出的第二大市場。運輸和物流公司積極尋求基于物聯網(IoT)的先進的通信和監控系統來提升它們在整個價值鏈中的地位。
業界的技術專家為連接物流系統定義了四個支柱:IT安全,通信系統,供應鏈監控系統和車輛/運輸跟蹤。在加上云和分析,工業物聯網是連接物流領域的驅動力,其中貨運監控是其中領先的應用場景。